胶州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暨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成功召开
9月19日下午,胶州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暨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成功召开。市委副书记、市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组长刘涛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董如增参加会议,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险峰主持会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孙勇及产改工作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 / ★
孙勇同志在会上宣读《胶州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总结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我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从七个方面对五年胶州产改工作做了规划,通过产改工作深化加快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胶州经济发展提供力量支撑和人才保障。 张险峰同志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产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各有关部门根据产改任务目标做好建档立册工作,迎接省市考核评估。各参与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工作推进责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将有关产业工人政策、资源汇聚起来,切实汇多方之力、集各界之智,合力推动产改工作不断深入。 本次会议还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上合工匠”人才选树命名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该办法的制定主要是聚焦上合新区一体化发展的 “3+3+3”产业赛道,着力挖掘表彰一批敬业专注、品质至上、技艺超群、传承创新的“上合工匠”,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技能平台齐备、技能服务完善、技能人才集聚、技能驱动强劲、技能成果显著的“技能城市”和“工匠之城”,为打造现代化上合新区“5-2-1”产业体系提供更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新时代“上合工匠”评选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上合工匠”评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联合开展选树命名,具体由市总工会牵头、会同有关市级单位具体组织实施。通过基层推荐、资格审查、社会投票、专家评审、命名选树、典型示范,在全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激发广大职工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为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汇聚技能人才力量。 其中,“上合工匠”人才选拔主要围绕全市九大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全省“十强产业”和青岛市“7+10+7”产业链布局,按照“5-2-1”矩阵式发展思路,重点围绕现代化上合新区发展的“3+3+3”产业赛道,在智能家电、机械装备、食品饮料三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三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中选拔,同时兼顾传统技艺、文化传承、科研开发等领域。 会上,刘涛副书记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切实增强推进产改的紧迫感、责任感。当前,我市高质量发展迎来空前机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必将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工人队伍保障,意义重大深远。具体提出五点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认识产改工作的重要性、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党建引领产改、产改服务发展。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是助推产业升级迭代的重要引擎,产业工人对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也是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市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打好协同配合的组合拳。 二要提高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比重。产业工人队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将产改工作与胶州市、上合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与“8696”工作路径结合起来,突出创新能力、提升技能水平,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进步型的产业工人队伍。 三要持续不断抓产改,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改革工作方案和胶州市产改(2023—2027)5年行动方案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逐条认领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要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确保取得实效;工作中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构建技能升级体系、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和待遇等重点改革任务,发挥好本部门的职能优势,在系统条线分类开展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制定完善政策举措提供坚实的智力和实践支撑;要持续加大产改工作宣传宣讲力度